快写人物 | 郭柯:带“她们”去日本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2023-09-21 22:07:18

9月18日,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


(资料图片)

2023年的这一天,一部记录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的纪录片《二十二》,在日本首映。

《二十二》的导演郭柯和创作团队提前赶到了日本,见证了这次特殊的首映。

△日本首映海报

“在日本上映和在国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看到最后32099个众筹名单缓缓滚动,感受到一种为了做好一件事的民族凝聚力,让我感觉中国人真的很厉害。”郭柯说。

这一天,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蒋奶奶在湖南平江逝世,享年102岁。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中国大陆地区“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只剩10人。

中国留学生促成《二十二》在日本首映

《二十二》此次在关西酷儿电影节上放映两场,分别是9月18日在大阪,9月24日在京都。郭柯参与了18日在大阪的放映活动,他说,此次《二十二》能够顺利在日本上映,主要归功于一名中国女留学生。

△日本首映现场

郭柯提到的留学生叫齐惠元,在日本留学8年,她对“慰安妇”以及《二十二》这部电影比较熟知,此次她作为电影节工作人员向主办方推荐了这部作品。她希望以这部作品为契机,让更多的日本人了解“慰安妇”这段历史。同时,她也给导演郭柯发去了邮件,进行沟通。

郭柯收到邮件后,就开始和齐惠元一起着手促成这件事。“我们联系上之后,电影上映推进得还是比较顺利的,中间没有什么波折。选择在9月18日首映,是一个巧合。日本人不知道‘九一八’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郭柯

采访中,郭柯坦言,其实这已不是第一次沟通《二十二》在日本上映,之前也有在日本的中国人找到他,希望可以在学校内部放映,但最后不了了之。在郭柯看来,这次可以在电影节公开上映,意义是不一样的。

虽然在日本的首映结束了,但是现场的点滴,郭柯依然历历在目。他说,电影的放映场地并不是特别大,来观影的有四十人左右,绝大部分是日本人,也有少数几名中国人。“在日本,很多年轻人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一些年长的,或者对这段历史特别关注的人可能会比较了解。”

观影现场,一位日本老人捐了1000日元

在为数不多的观众中,有一位日本老人给郭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大约有70岁了。

电影放映结束后,这位老人一直没有离开,郭柯就上前去和她进行了交流。原来她一直在关注“慰安妇”的问题,不止中国受害者,还包括韩国受害者。多年前,《三十二》在日本内部放映的时候,她就曾经看过。2010年12月,纪录片《三十二》中的韦绍兰老人与儿子罗善学曾出席在日本国会举行的亚洲“慰安妇”受害者听证会,并向日本政府递交了“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赔偿的请愿书”。

这位日本老人告诉郭柯,《二十二》上映的会场就是当年韦绍兰老人出席听证会的会场。交谈结束后,这位日本老人拿出了1000日元,希望可以捐给中国的“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

“当天大阪放映结束后,现场的日本老奶奶让我们帮忙带这个捐款回去给我国的受害幸存者老人。”9月20日,微博账号“纪录电影二十二”记录了这个温暖的瞬间,评论区不少网友被感动到——“这么多年了,能在日本首映,很难想象你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只要有人去看,宣传的作用就达到了。”“在日本放映,让更多日本人看到,这就是意义。”

9月20日,郭柯带着这1000日元回到了中国,他计划把这份捐款转交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

9年过去,“二十二”只剩下“一”

6年前的8月14日,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二十二》这部纪录片在国内静悄悄上映。影片平静又沉重,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二十二》在国内公映累计票房1.7亿元人民币,豆瓣上标记看过《二十二》的已超60万人,评分为8.7分。《二十二》还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放映。

而在《二十二》之前,郭柯还拍摄了《三十二》,那是他关注“慰安妇”受害幸存者的缘起。

郭柯回忆,2012年,他偶然间读到一篇名为《世界上唯一公开身份慰安妇:儿子至今未婚》的文章,受到了触动。他找到文章中写的韦绍兰老人,花了8天时间记录下她的生活状态,完成了纪录短片《三十二》。

2014年,《三十二》中记录的32位老人已有10人陆续离世,这让郭柯意识到“不能再等了”,他决定开拍《二十二》。今年8月30日,影片官方微博透露,随着曾在《二十二》中出镜的王志凤老人去世,片中老人仅剩一位。

时间在流逝,一位位那段历史的受害者也正在离去,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中国大陆地区“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只剩10人。

郭柯用镜头记录下她们的生活状态和悲惨遭遇,无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的镜头充满温柔与情感,这是他觉得最恰当与正确的做法。“拍摄这些老人的时候,我才三十几岁,我很庆幸我用镜头记录了她们的生活,在拍摄手法和影片呈现上给了老人们足够的保护。”

在郭柯看来,历史永远不会被抹去,了解这段苦难的过往,并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给予她们应得的尊重。

拍摄《二十二》成了郭柯的人生分水岭

随着这部纪录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导演郭柯的名字和《二十二》连在了一起。

出生于四川的郭柯是个80后,高中毕业时,因为成绩平平,选择了对分数要求不太高的影视表演专业,也就此与电影结缘。

2002年,郭柯考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没有被录取,便开始在剧组打零工。其间他做过演员助理、替身,后来做了副导演。2008年,郭柯执导惊悚悬疑短片《二灵八》,这是他的导演处女作。

他的名字被大众所熟知,是因为纪录片《二十二》。影片拍摄中途投资人撤资,最终在家人的支持和演员张歆艺出资100万元后完成了拍摄,但到了宣发环节,影片又遇到资金窘境。无奈之下团队进行了众筹,此举也得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积极帮助。纪念馆以利济巷分馆的名义短时间筹集了100多万元。最终,在32099位志愿者和多方帮助下,《二十二》得以进入院线。

2017年8月14日,在第五个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当天,《二十二》全国公映,上映不到六天即成为中国首部票房过亿的纪录片。

谈起这段拍摄的经历,郭柯直言,“这可以说是我的人生分水岭,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拍摄完《二十二》,郭柯作为导演有了更多自由的空间,让他可以遵从内心,做一个纯粹的创作者。

对话郭柯

现代快报:这次《二十二》在日本首映,与在国内首映相比,您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

郭柯:肯定是不一样。这次《二十二》能够在日本上映,意义还是挺深远的,能够让日本人了解到“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这些老人,包括这段历史真相,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能够顺利上映,是中国留学生齐惠元促成的,中国人很关注这段历史,大家都在用自己分内的力量去推动这件事情,这挺好的。

现代快报:拍摄《三十二》《二十二》的经历,对您个人来说有什么影响?

郭柯: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是我的人生分水岭。让我思考我的人生未来要做什么,顺势而为,我有很多的机会去拍片子。我还是选择做我自己,就像《二十二》一样,做一些温情、缓慢的片子。

现代快报:您还会继续拍摄“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吗?

郭柯:不拍了,不论是从个人情感方面,还是从老人身体方面来说,从2014年拍完之后,我就没有再拍了。在我最好的年龄遇到她们,记录她们,就很好了。

现代快报:您还会去做跟这个群体有关的事情吗?

郭柯:对我来说,拍完电影就结束了,但这个事情没有结束。从各方面来说,都结束不了。从2014年开始,我已经习惯了每年年初去看老人。

我们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带她看世界”的活动,一直有网友在参与,网友们带着《二十二》的纪念章去各个地方,他们自发的参与,让我觉得我们不能停。

对我们来说,有一万个理由可以停,说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我想如果有一位观众想去做这件事,他买不到纪念章怎么办?所以关注“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这件事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有一个事情能一直做下去,挺温暖。

现代快报+记者徐梦云

(受访者供图 校对 张红霞)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