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助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_播报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2023-03-04 22:53:26

现代快报讯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破解养老服务人才专业性不强、流动性大、结构不合理等发展瓶颈?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高质量养老服务”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不少委员还带来了好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卢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建议推动高校设置养老服务专业

如何让养老服务业吸引人、留住人、培育人?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副主委、无锡市主委,江苏省无锡市副市长卢敏带来一份《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为养老服务高质量支招。

△卢敏

卢敏介绍,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影响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除了目前养老服务人才队伍除了缺口大,还存在“两高”“两低”的突出问题,即高年龄、高流失;低学历、低薪酬。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与老年人日益增加的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失衡状况不匹配。

为此,卢敏建议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保障。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人才专项发展规划,明确行业发展目标,指明职业发展方向,出台养老服务人才发展实施方案,配套人才培养、留用、职业发展、职称评审、待遇保障、倾斜政策等具体举措。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拓宽社会融资渠道,重点加大对服务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的紧缺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养老服务人才要从源头上培养。卢敏认为,应健全培养机制,推动产教融合。以适应养老服务机构及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型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增设涵盖家庭护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社会工作、康复辅具应用、院感控制等学科的养老服务专业,培养具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的复合型护理人才。探索“学历教育 + 职业培训 + 继续教育 + 实习实训”四位一体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导各类主体参与建设养老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促进提高养老服务实践操作水平和职业素养。

此外,还要畅通养老专业技术人才上升通道,推进医养服务机构中的医护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专业技术培训、继续医学教育资格和职称评定待遇。建议人社部门聚焦养老服务人员水平评价,加快完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社会化认定机制,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体系,增加行业发展吸引力。鼓励各类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养老服务人才供需对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帮扶。

除了提高待遇、给晋升通道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的社会地位。呼吁大众关心关注养老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给予更多认同、理解和支持,共同改善养老服务从业氛围。各级政府开展的各类评比表彰活动、对象向基层一线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护理员倾斜。加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先进事迹和职业精神宣传力度,树立行业典范,增强职业认同感。

全国政协委员施大宁

建议加快老年医学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医学人才及护理员需求大幅增长。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提出建议,将老年医学列入国家重点专业学科建设规划,加快培养适应我国老龄化进程的老年医学专业人才队伍。

△施大宁

“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已经制约了老年医疗服务的发展。”施大宁表示,他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绝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和中等职业医疗卫生学校没有设立老年医学专业,仅个别医学院在四年级开设老年医学选修课。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老年医学科甚至不是内科医师的必修轮转科室。

一组数据可以显示当前老年医学专业人才的紧缺。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底,全国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4685个,但实际上不少是在内科等其他科室挂牌。单独开设老年医学科的医院也主要从其他科室调派人员转岗,短期内难以形成具有老年医学特色的诊疗模式。

为此,施大宁建议,将老年医学列入国家重点专业学科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学历教育,支持高等医学院校和职业学校设置老年医学专业,充实师资力量,扩大办学规模。同时,健全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将老年医学科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修轮转科室,加快培养适应我国老龄化进程的老年医学专业人才队伍。

此外,护理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也是施大宁关注的重点。施大宁建议,应当鼓励医学专业的高校、职业医疗卫校和社会联合办学,对养老护理员进行医疗护理专业化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能力和专业能力。

同时,从国家层面进一步优化长期护理保险准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落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解决上千万家庭面临的失能老人的护理困境。

现代快报+记者 项凤华 李娜 徐苏宁

关键词: 老年医学 全国政协 老年医学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