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麋鹿群首次跨市“串门”,7000多头麋鹿已达大丰保护区承载极限,未来往何处去?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2023-03-04 09:04:02

现代快报讯麋鹿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直以来都是江苏盐城旅游的一张名片。今年2月底,一群麋鹿从盐城来到南通“串门”,这件事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麋鹿种群兴旺,反映出江苏沿海生态环境良好,然而鹿群“子子孙孙无穷匮”的状况,也给沿海湿地的生态带来压力。30多年时间,江苏北部沿海的麋鹿数量,已经从39头增长到7000多头。麋鹿数量增加,对滩涂湿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如何化解人与麋鹿生存空间交叠的矛盾?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相关资料图)

△野生麋鹿群首次跨市“串门” 赵烨佳 摄

如东欢迎鹿群“安家”

近日,“南通首次出现较大规模野生麋鹿群”的消息登上热搜。这也引起网友好奇,这些麋鹿从哪儿来?现代快报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了解到,这是该保护区野放繁殖的鹿群,它们跋涉了70公里,从盐城大丰区,一路穿过东台市、南通海安市的海岸线,最终来到了南通如东小洋口沿海滩涂。

这份“惊喜”忽然而至,如东县相关部门已经展开积极行动,希望能长久留住这些珍贵的“客人”。据人民网3月2日报道,如东生态环境局正通过加大麋鹿栖息区域的水气环境监测、加强环保宣传力度等措施,争取让麋鹿群在如东“安家”。如东县自然资源部门已经对入境麋鹿群启动专项保护措施。

据了解,2019年以来,如东县曾多次发现野生麋鹿的身影,但多是零星的一两头。如今出现30多头的鹿群,还是第一次。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3月2日,盐城大丰麋鹿保护区已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携带专业设备,到如东小洋口实地观测。经观测,如东小洋口麋鹿数量为35头,以雄性麋鹿居多。目前,这群麋鹿状态良好,当地生态环境尚好,适宜麋鹿生存。

△野生麋鹿群现身如东 赵烨佳 摄

鹿群为何跨市迁徙?

目前大丰保护区内的麋鹿总数已经突破7000头,这对于常年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士来说,可谓有喜有忧。

喜的是,鹿群自然迁徙,种群活动范围南扩,找到了适合生存的栖息地;忧的则是,保护区内麋鹿密度偏高的问题,已经逐渐浮出水面。

刘彬2009年毕业就来到保护区工作,目前担任保护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长期从事麋鹿、鸟类的科研。“40亩植被良好的土地,才能养活一头麋鹿。”刘彬介绍,麋鹿可算是“大胃王”,一头成年麋鹿每天要吃约6公斤草料。目前保护区里的麋鹿有3000多头是圈养状态,还有3000多头是野放的。保护区空间有限,麋鹿密度偏大。

刘彬观察到,麋鹿啃食、踩踏植物,已经对保护区内的生态产生了一些影响。在麋鹿“食谱”上的芦苇、白茅等植物覆盖面积减少,而棕头鸦雀、纯色山鹪莺等雀形目鸟类,都要在芦苇丛中筑巢安家,它们的家园正好是麋鹿“舌尖上的美食”,这就产生了冲突。

“也有好的一面,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麋鹿也会吃。鹿群控制了入侵物种的蔓延趋势。”刘彬观察到,互花米草被麋鹿啃掉后,沿海光滩暴露出来,沙蚕、泥螺数量增长,也吸引来鹤类。近年来,来到保护区过冬的灰鹤、丹顶鹤数量都有所增加。“以前,只有十几只灰鹤来我们保护区越冬,现在有一百五六十只。”

刘彬认为,麋鹿数量增加,给保护区的生态平衡带来压力。更大的隐忧,则是麋鹿数量还保持着“指数级增长”。

保护区1986年建立时,从英国的动物园引入了39头麋鹿。2019年麋鹿数量超过5000头,2022年超过7000头。

其中,2022年保护区内出生的麋鹿,就有1000头。

鹿群生生不息,而保护区中,并没有虎豹狼熊之类的天敌。按照这样的趋势,2023年底,保护区内的鹿群数量将攀升至8000头以上。

△保护区内的鹿群 大丰麋鹿保护区供图

“流浪麋鹿”啃了庄稼,还得营救

鹿群数量涨了,活动范围大了,周边的农民也犯愁了。近年来,关于人鹿冲突的讨论也愈发多见。

南京大学动物行为与保护实验室主任李忠秋教授长期从事麋鹿的行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他说:“庄稼被麋鹿吃了,可它又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随意处置。在未来,人兽冲突可能会越来越明显。”

在他看来,野放麋鹿南迁是一个自然扩散的过程,“原先大丰麋鹿保护区所有的野放麋鹿都在第三核心区,但这个区域承载不了这么多种群,很多麋鹿就沿着海岸线向南扩散到南通等地。其实2022年,就已经拍到有个体游过长江到上海那边了。”李忠秋说。

为了阻挡“流浪”麋鹿,周边农民常会在农田边缘拉起网子,阻挡麋鹿啃食农作物。麋鹿来到人类生活的区域,经常遇险。

仅在2022年,保护区就救助麋鹿三四百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麋鹿走出保护区来到周边农田,出现被网绳缠住、落入排水渠等情况。刘彬回忆,在麋鹿刚开始野放时,这种情况极少发生,2015年、2016年都只有零星一两次救助。

让刘彬苦恼的是,麋鹿可不会乖乖接受救助。他有一次半夜去救落入排水渠的麋鹿,先是吹针麻醉,又费了好大力气才把鹿拉上来。“一头公鹿有500多斤,我们好几个人费半天劲才能把它弄上岸,还怕绳子把它勒伤了,要小心翼翼拽上来。上岸后赶紧注射解药,5分钟左右它就清醒过来,总算是成功了。”

麋鹿想找“新家”不容易

目前,江苏麋鹿主要活动区域仍在盐城。保护区在部分野放麋鹿的身上挂了GPS定位装置,根据后台显示,鹿群最北到达了大丰港,最南则是东台条子泥一带。这次鹿群来到如东,则是活动范围又一次南扩。

是否会考虑人工帮助麋鹿家族外迁,奔赴更辽阔的山川河海?

近年,保护区已经在尝试向外省野放麋鹿,已累计向辽宁、吉林、上海、山东、湖南、福建、内蒙古等地输出200多头麋鹿,每次数量都在十几头到几十头不等。未来上百头规模的鹿群外迁,则要考虑更复杂的因素。刘彬介绍,麋鹿是湿地动物,外迁地既要有淡水也要有食物,长江中下游湿地沼泽比较合适。不过,该区域普遍人口稠密,要给麋鹿找到大规模外迁的栖息地并不容易,需要做长远规划。他说:“目前已经在做这方面的计划了。”

李忠秋认为,外迁是一种办法,但起到的作用可能有限。一般来说,设立保护区都有特定的保护物种或生态系统,如果这些保护地属于麋鹿原生地,也愿意接受再引入,当然很好。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有些保护区不一定愿意接受。未来,可能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比如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解决,或通过人工调节适当控制种群,让麋鹿在保护区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或是建立更完备的生态系统,但这需要很多部门协调并且是个长期的过程。”

(现代快报+记者 是钟寅 于露 王菲)

关键词: 现代快报 生态环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