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记载过它,满架的小瓜蒌竟是“金元宝”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2022-12-07 18:56:29

现代快报讯它叫瓜蒌,长得有点儿像南瓜,密密麻麻挂在藤架上,听说它浑身都是宝,《本草纲目》里都有记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研人员正在观察瓜蒌长势

为了指导农户种出高产优质的瓜蒌,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建立了六合瓜蒌示范基地。眼下,科研人员悉心照料的10亩瓜蒌迎来了丰收季。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瓜蒌种植基地

药食两用,果实、皮、根均可入药

走进示范基地,藤架上的瓜蒌有的通体金黄,有的青黄相间,长势喜人。随手摘下的瓜,掰开一看,金黄色的瓜瓤里,黑黑亮亮的瓜籽粒粒饱满。

△成熟的瓜蒌

瓜蒌,又称栝楼,是一种多年生葫芦科作物,喜好生长在深山峻岭、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明朝洪武年间,人们在安徽潜山天柱山一带,发现了这种野生小瓜,便开始人工种植。当地人也一直有食瓜蒌籽的习惯,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植。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特色经济作物创新团队副研究员郭书巧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本草纲目》《伤寒论》等经典医学著作里,瓜蒌是典型的药食两用植物,果实、皮、根均可入药。“成熟干燥的果实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等功效;清肺丸、肺宁合剂等药品也都有瓜蒌皮的成分;瓜蒌籽晒干后可以食用,同样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功效;干燥的瓜蒌根即天花粉,是治疗糖尿病的消渴丸主要成分之一。”

△瓜蒌籽

一年两批瓜,名副其实的“金元宝”

“江苏地区瓜蒌引种是从2011年开始的,起初就在盐城阜宁一带,后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18年,宿迁、淮安、连云港等地也形成了较大的种植规模。”郭书巧介绍,到目前为止,全国瓜蒌种植面积约35万亩,江苏就占了15万亩,在江苏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据介绍,当地气温稳定在10℃以上瓜蒌就开始萌发,到五六月的时候开花并结第一批夏瓜,再到八月中下旬会开始结第二批秋瓜。“总之,只要养分充足,一年可以结两批瓜,我们现在所看到通体金黄的瓜可能就是六月份长的,而那些青黄相间的则是八月底长出来的。”

△成熟的瓜蒌

“瓜蒌是一种多年生作物,一年种植,多年收益。在第一年种植时,种植密度稍大一点,每亩180-200株,这样产量能够很快上来,到第二年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部分的瓜蒌根移走,适当降低密度。”郭书巧表示,精心管理的瓜蒌可以连续生长5-6年,而这样的瓜蒌根3年就可以长到每株30斤以上,4-5年每株可达100斤以上。瓜籽取出晒干后大约能卖到每公斤50-60元,每亩地的生瓜籽正常产量都在300斤以上;另外,瓜蒌根、瓜蒌皮晒干后都可以作为中药材出售,总体效益非常可观。

△瓜蒌

制定行业标准,让种植户少走弯路

瓜蒌根像山药一样,肉质块状,容易发生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另外,炭疽病、根腐病在每年4月到11月也都随时可能发生,防治不到位的话,对瓜蒌而言,这都是毁灭性的病害。郭书巧说:“阜宁、滨海等地种植时间较长,病原菌积累较多,再加上前期种植技术不是很到位,部分田块病害发生比较严重,几乎绝收,导致一些种植户‘谈瓜色变’,再也不敢种了。”

为了指导农户科学高效地种植瓜蒌,让瓜蒌产业能够良性发展,2021年,江苏省农科院联合江苏省技术推广总站,制定了《栝楼生产技术规程》(编制编号:T/JATEA027-2021),并于2022年开始实施。同时,今年又在六合基地建立了高标准的瓜蒌示范基地,从选地、建园、整地、搭架到高效栽培等方面,为瓜蒌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提供一个标杆。“我们这个瓜蒌示范基地就是要将行业标准落地,让种植大户参观学习,不要再走弯路了。”

今年是六合瓜蒌示范基地建成的第一年,目前种植了10亩瓜蒌,郭书巧表示,预计每亩地收获150-200公斤。“我们江苏地区由于日照充足,气候适宜,土质也比较好,尤其是苏北地区大部分是沙壤土,适合瓜蒌生长,所以产量和质量要比其他地区好很多。”

现代快报+记者胡玉梅/文 储希豪/摄

关键词: 示范基地 本草纲目 现代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