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聚焦:龚良:一座好博物馆就是旅游目的地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2022-09-02 22:34:10

现代快报讯一个城市,博物馆越多越好吗?

一个博物馆,没有好藏品怎么办?

什么样的博物馆,是公众喜欢的博物馆?


【资料图】

△南京博物院理事长、名誉院长龚良

9月2日,在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的公众文化讲座上,南京博物院理事长、名誉院长龚良以《博物馆创新力与影响力》为题,讲述了博物馆的力量。

一座好博物馆,就是“诗和远方”

“我是南京博物院的名誉院长,今年6月刚刚退休,我在南京博物院做了17年的院长。所以,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龚良开门见山,讲起了自己的职业故事。

《法老·王》《穆夏》《温·婉》……南京博物院的一个个大手笔展览,都让观众流连忘返。

什么样的博物馆,才是好博物馆?龚良说公众想要什么,博物馆就提供什么相对应的服务。新时代,观众对博物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年以前,大部分的博物馆灯光是暗的,环境是旧的。但是今天,博物馆里的灯光是亮的,颜色是时尚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好。所以,建筑、产品、服务、教育、休闲,甚至要让博物馆成为社区中心,这些都是公众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而公众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就是我们对公众服务的目标。”

龚良说,博物馆要重视博物馆的文化创造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来实现继承和创新。“一个作品、一首歌、一个电影、一篇故事,都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比如,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使得新疆成了旅游目的地,《我想去桂林》这首歌让桂林成了无数人的‘诗和远方’。所以,一个好的文化产品、一座好的博物馆就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一座城市博物馆越多越好?非也

“今天的博物馆是文旅融合的产物。其实,我不是特别赞成以数量为标准来建设博物馆城。有的地方说,我要建100座博物馆。那么,100座博物馆中有没有一座博物馆能够成为全国闻名、全球著名的博物馆?”

龚良表示,一座城市,博物馆不在多,而在于这个城市的博物馆是否让公众喜欢,愿意去打卡,并且去了还想去。“如果你的博物馆达到了你的设计能力,也就是博物馆达到了当初设计的最高值时,这座博物馆才是一座好博物馆,才需要去建第二座博物馆。如果前面的博物馆都不死不活的,你非要去建100座博物馆,那就没有意义。”

求数量、求大、异型……龚良指出,当下,博物馆建设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他认为,博物馆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更不是博物馆建筑越奇特越好,而是要高品质,要有特色,要独一无二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好的博物馆都是差异化发展的。一座好的博物馆,无关大小,也无关产品多少,而是要有特色。如果是有特色的博物馆,就可能成为最好的博物馆。”龚良说,如果一座博物馆能做到在全市独一无二,那么,你就是全市最好的博物馆;如果你做到全省独一无二,你就是全省最好的博物馆。当然,如果做到全球独一无二,那你就是全球最好的。

龚良金句连连。他说:“我为什么不强调博物馆要多。因为博物馆多了以后,就没钱再去做其他的展览了。没有新展,博物馆怎么能够为公众提供好的服务?所以我们应该少建几座博物馆,把省下来的钱投在展览上,让每一座博物馆每年至少有4个以上的新展,这样可以吸引公众不停地去打卡。”

数字+服务,南京博物院的讲解导览器超火

数字技术,让博物馆服务更人性化。龚良举了一个例子,南京博物院的讲解导览器租借服务非常火爆,每年租借费超千万元。

一个讲解导览器为何这么火?龚良说:“当年,我们对讲解词做了一个改变,把讲解器逐步变成导览器。你拿到讲解器套在脖子上,当你靠近某一件展品,它就开始为你导览,讲解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然后,你在展厅中,想听的地方它就发声,不想听的地方就不要。”

除了语音导览外,还有一个惊喜。“当你用两个耳朵套的耳机套在耳朵上的时候,发现展厅里面的声音变低了。一个耳朵套的时候,大家会讲话,两个耳朵套了以后,大家都专心致志地听讲、看产品,展厅里就相应比较安静。”

而且用导览器还有很多好处。“我们配合导览器做了一个小程序‘问吧’。你看展览时,不懂的地方,可以提问,发照片、说句话或者打一段文字都可以。这些问题会实时传入后台,立即给予解答。如果机器里没有相对应的数据,会转给专家,专家反馈后,及时解答……形成良好互动。”

现代快报+记者胡玉梅李鸣/文钱念秋/摄

关键词: 南京博物院 独一无二 名誉院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