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四年赚百万” 环球报资讯

来源:正观新闻 2023-03-07 13:00:03

“大学四年赚百万”,相信99%的大学生看了这个新闻标题,都会流下羡慕的口水。在大多数人感叹学历成了“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时,确实有少数人不仅在大学时代就脱下了“长衫”,还穿上了五彩斑斓的“励志战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来回顾下这位小伙子大学“狂飙的四年”:刚进大学时靠卖零食赚了30多万,随后开发买卖旧书的平台,并提供学霸付费辅导服务;大三时注册公司,提供商业辅导服务。与此同时,他还参加了很多创业大赛拿奖金,毕业时银行卡里总共达到七位数,在100万到200万之间,后来买了房子。

网友们对此纷纷感叹道:“这绝对属于老天爷追着喂饭吃,主业是赚钱,上学却成了副业。”不过,也有人表示怀疑,不相信这是靠自己赚来的钱,认为其中可能有什么内幕。

大学四年赚百万,这确实是少数情况,但还真不是极端个例。对于新闻当事人,大可不必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去如此揣测。而这个小伙子,也让我想起自己的大学岁月。

从大二开始,我就跟着师兄师姐们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校外比赛。在江西吉安,我拍过云雾缭绕的峰峦,见过凌晨4点半的井冈山;在四川成都,我领略过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风景;在杭州街头,我发过成百上千份调查问卷,还曾给消防队写过脚本拍过片;在辽宁大连,我为马戏团表演做过宣传、送过票,也在大排档打过工。

若单看这些经历的结果,失败的居多,但也结下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果实。最直接的是,让我的大学生涯赚了几万块,缓解了经济压力。更难得的是,因为这些经历,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对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也逐渐有了清晰的方向。同时,也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好兄弟,这些人直到今天,也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我而言,这些阅历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

我的身边,同样不乏在大学时就努力赚钱的同学。有人寒假回家摆地摊卖果子,一天收账上万块;有人创立了自己的APP,拿到多轮融资;有人单枪匹马做艺考培训,开公司、招生和讲课;有人只靠着给企业做PPT,就解决了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有人因为爱好魔术,到处演出,也成立了公司;更有人靠写网络小说,在毕业前夕,就给自己买了房和车……

对于这些同学和朋友,我当然羡慕,但更多的是钦佩。因为我看到过他们为所热爱和追求的东西通宵熬夜的样子,我知道他们无数次在现实中碰壁的窘境,也了解他们的坚守是多么不易。他们有才华,有热情,又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不轻言放弃,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正如开头我们提到的新闻当事人,也表示开垮过好几家公司。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些“赚大钱”的案例会带偏大学生:眼里只有赚钱,没有学习,竭泽而渔,浪费了宝贵青春。重功利而轻学业,当然不可取,但支持大学生们多实践多历练,总是没错。至于如何守住兼职的初衷,保持好心态,就看学校的引导,以及学生自己的自控力和价值追求了。

这个世界,不乏人中龙凤,更不缺草莽英雄。关键是,社会要包容他们,时代要给他们出头的机会。我倒是觉得,只要合法合理,我们应该支持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哪怕是试错也无妨。至少我可以确定的是,大学时代那些小有成就的同学,到了社会上也是如鱼得水,如今正在为社会创造着更大的价值。

真正应该担心的,或许不是一些大学生热衷创业、兼职,而是有些大学生只会用一句“我的青春很迷茫”,去搪塞最好的四年时光。谁的青春不迷茫?只有去试、去冲、去干,才可能实现从0到1的转变,敲开新世界的大门。如果只会在“0”处原地踏步,这世界的五彩缤纷,就可能与你无关。

(原题为《如何看待“大学四年赚百万”》作者 王彬 来源 澎湃新闻)

关键词: 新闻当事人 大学时代 竭泽而渔 成百上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