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资讯丨演讲稿《践行核心价值观》
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美德好少年,人无信不立是待人接物的不二法则,每一项工作都值得我们去做值得我们用心去做,历史如一面铜镜演绎着蹉跎岁月,且看嫦娥九天揽月展宏图蛟龙五洋戏水铸伟业。
演讲稿《践行核心价值观》2017-11-28 00:02:57 | #1楼回目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美德好少年》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新民街小学五年级四班的李天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正能量》。
心里有春天,心花才能怒放;胸中有大海,胸怀才能宽广。践行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良好的风尚;凝聚正能量,才能强劲腾飞的翅膀。
“最美妈妈”吴菊萍,一位瘦弱的女性,用双手托住高空坠落的孩子;“最美司机”吴斌,一个坚强的司机,危难时刻用冷静拯救了一车的生命。城市的美丽不再局限于山水风景,更在这一批批道德模范的身上彰显,让我们感受到了普通人身体里迸发出的惊人力量。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那我们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相信大家都知道“最美孝心少年”高雨欣吧,身着红格罩衫、身高不足1.5米的女孩高雨欣,每天都要和妈妈卖烧烤。就是这个11岁的女孩,在家庭陷入困境时,她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咱家我顶着。”从此,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人生活的担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生活虽然很艰苦,但是,小雨欣勇敢地往前走,战胜了 一波又一波困难,微笑着的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世界很美,不仅因为有春天的姹紫嫣红,还因为有人心的美。在
我们鄂州,有为残疾人抚去伤痛的知心大姐——苏柳英;有坚守在梁子湖畔赵怡忠小学的全国模范教师——胡德刚。在学校里,也有许多勤奋学习、诚信友善、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同学,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正能量”,也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榜样。
核心价值观是汩汩甘泉,哺育着我们健康成长;核心价值观是温暖的阳光,用她的光辉激励着我们斗志昂扬!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读一本好书开始,汲取文明的营养,从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开始,磨练坚强的意志。说文明话、当文明人,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用学习点亮梦想,用知识丰富人生,用智慧创造未来。让中华美德在我们的心田绽放美丽的花朵,让文明和谐之光普照神州大地。
耳边那首歌仍在回荡:自古少年郎,志在四方;长江万里奔腾,踏风破浪;看我新一代,崛起的锋芒;少年强则中国强,告诉全世界中国人的荣光!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演讲稿2017-11-28 00:02:55 | #2楼回目录
诚信、敬业、友善、爱国
演讲内容来源于一则新闻,来自湖北的钟点工何益红和邻居一起买菜回家,当一辆宝马车突然迎面撞来之际,她一把推开邻居,自己却被宝马碾压于车下,就此昏迷8天8夜。醒来后,她的第一反应并非向肇事司机追责,而是急于联络自己的10多名雇主,解释自己这几天“消失”的原因,并且归还雇主家的钥匙。这位并不显眼的公民,质朴的本色中映射着诚信、敬业的光辉,平凡的举动里蕴含着友善的美德。失足,你可能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人无信不立是待人接物的不二法则。如果诚信是基石,敬业精神就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敬业因诚信而稳固;诚信因敬业而升华。
正如美国黑人领袖马钉路德·金所说:“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像贝多芬谱曲,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打扫街道。工作岗位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每一项工作都值得我们去做,值得我们用心去做。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但是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种敬业的精神,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诚信与敬业从来都是不可割舍,相辅相成的,而与人为善则会让人生锦上添花。
我看到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受启发,他说“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到底什么是快乐?怎么样获得快乐? 我发现获得快乐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让你周边的人也快乐。”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和纯真的赞美。是啊,与人善言暖若锦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友善,是“爱的循环”,当与人为善成为每个人的习惯,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有了诚信就有了立足于社会的根基;有了敬业精神,就有了追求卓越的动力;有了友善之心,就有了乐观与幸福的源泉。只是美好的人生都依赖于国运的昌盛正如繁茂的枝叶依赖于发达的根系。
文学大师巴金爷爷曾深情的说:“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们每日所取均来自于人民,因而应对他们报以感激,应为这个国家尽一份责任。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化学家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句话掷地有声。历史如一面铜镜,演绎着蹉跎岁月。春秋战国,烽火连绵,百姓涂炭,民不聊生。贞观之治,国泰民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三国鼎立,硝烟四起,哀鸿遍野,赤地千里。康乾盛世,文治武功,四海一统,地广民众。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列强入侵,国破家亡!历史证明,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愿凭一腔热血,袭两袖清风,站三尺讲台,育四方桃李。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且看嫦娥九天揽月展宏图,蛟龙五洋戏水铸伟业。(中国,我为你自豪!)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2017-11-28 00:04:35 | #3楼回目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农科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和道德规范,是凝聚人、鼓舞人的精神灯塔,是全国各族人民不畏艰险,团结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我省农业科研单位的排头兵,建院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河南农科人为了大地的微笑,为了农业的丰收,他们带着对农业科研事业的执着,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非凡的工作业绩,创造了无数辉煌,并将继续创造辉煌。
早在7、80年代,就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远看像卖炭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农科院的。”正是这样一些头顶烈日,面朝黄土,不畏严寒酷暑,把农田当婴儿般呵护的博士、研究员们,用坚韧和执着默默无闻地在试验室和田间地头践行着他们的价值观。
林作楫研究员,是我院老一辈全国知名的小麦育种专家。1954年,他从家乡福建毕业来到我院工作,由于水土不服,他得了严重的关节炎。有一年,小麦抽穗后他正好犯病,他硬是坐在推车上,由他
妻子推到田间去选种,把全部材料看了一遍;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经常借出差坐公交车时,中途停车时间到田间查看麦情,有好几次都因此误了车。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林作楫老先生就是凭借着非凡的毅力和吃苦耐劳、恪守清贫的农科精神,精心培育出了高产小麦良种“豫麦13”号,为我省捧回了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为我们树立起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神坐标。
我院的张改平研究员,是全国知名的动物免疫学专家,也是我院唯一的一名院士。他曾先后三次赴英国留学,并且三次都放弃了让常人眼热的优厚条件回到祖国。他说:“祖国培养了我,我得为祖国做点事!我有责任和义务解决国家和群众的重大需求。”为了让国人吃的安全,他带领着科研团队潜心研究,客服重重困难,发明了“瘦肉精快速检测试纸”等一系列“动物疫病快速检测技术”,他的研究让食品安全检测变得简单快捷。这个从河南郑州发出的声音,令世界为之侧耳。如今,张改平已是快速检测领域的“王者”,他把人生最精彩的时光留在了祖国、留在了河南。在这里,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蜚声世界的科学奇迹,并在48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达到他人生学术的顶峰。
在我们院里,像这样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们不胜枚举。他们心系祖国、胸怀人民,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百折不挠、勇攀高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一代代的河南农科人,心手相牵,薪火相
传,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孕育出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连续多年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的玉米优良品种“郑单958”、我国第一个出口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被称为“植棉史上第4次技术革命”的“棉花无土化工厂育苗快繁技术”等等。他们推广优良品种、传授科学种养、宣讲病虫防控,足迹踏遍了全省的每一个村落;他们求实创新服务三农,用先进的技术成果点燃亮农民致富的希望。这,是他们抒写在阳光下的诗篇,这,是他们发表在大地上的论文!他们凝心聚力,为共筑中原梦输送着“正能量”。
风劲帆满海天阔,扬帆远航正当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召唤下,农科人将继续以高昂的工作热情,顽强拼搏,不辱使命,为共筑“中原梦”、“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 价值观演讲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