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递!康平县罗家屯村强化基层党建赋能乡村治理

来源:沈阳网 2023-03-28 11:03:54

“村里这几年环境变美了,道路宽了,治安也让人放心,我们邻里邻居处得都可好了!村‘两委’干部不仅管得好,服务更好,我儿女都在外面打工,有问题我就第一时间找村党支部帮忙,无论大事小事帮我解决了不少问题,生活真是越来越幸福了。”在康平县西关屯乡罗家屯村生活了40余年的村民刘大娘感慨地说。

康平县西关屯乡罗家屯村村委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罗家屯村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打造“一村一品”为总抓手,以振兴乡村旅游为目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着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趟出了一条符合全县实际的新时代乡村治理新路子。

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找准乡村治理“立足点”

罗家屯村地处康平县西关屯乡南大门,区域面积1.5万亩,其中耕地0.91万亩,现有村民207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0%)。提到之前的罗家屯村,村民们都连连摇头,居住环境脏乱差,整个村庄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到处是牛粪堆和柴火垛子,是西关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 2010年,在家从事农用商业致富能手的刘付被乡亲们选中,推举成为罗家屯村主任。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待,一上任,刘付就坚持抓实抓牢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起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他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利用现有资源,因时制宜地将村党组织与个人目标任务连接在一起,在党员与村民之间营造起了求突破、争先锋的浓厚改革氛围。

在村委会办事大厅的看板上记录着网格划分的具体举措以及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良性的氛围形成后,刘付书记带领班子成员认真开展理论学习,加强党建知识,建强组织体系,激活唤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党组织在乡村治理结构中只有发挥好“锚定”的作用,才能让村集体这艘船更具动力驶向远方。为此,罗家屯村党支部划分9个网格小组,发挥9名网格员包保联系群众的作用,实行“包户责任制”。书记主动带头走近群众,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盼,及时解决群众困难,增强了罗家屯村民主自治的辅助力量,使“小网格”支撑“大治理”,真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系、和谐不出“格”。

为了更好结合网格管理,村党支部还特别成立自治“机构”:乡村振兴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等组织。编制自治体系网格图、建立理事长责任制管理体系,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化解在村里,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协商格局。在实践中,罗家屯村不断巩固拓展网格化治理成果,让党员在“网格上”始终领跑乡村治理。

提质增效、项目撬动,把牢乡村治理“支撑点”

乡村治理效果如何,是否在过程中实现脱贫致富,营造美丽乡村收获幸福生活,关键还是要老百姓肯定了才算数。只有依靠群众力量、团结群众力量,激发群众力量,党员带领群众出主意、想对策,才能实现脱贫摘帽,描绘精彩的生活愿景。

村党委经过实践,确定以“党建引领+村集体合作社+生态农业+脱贫户”的发展模式,以发展乡村旅游、棚菜花卉种植、手工艺品加工厂等项目为载体,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大棚壮大村集体经济。

李春水与兄长在自家大棚收获已经成熟的西红柿,检查秧苗的长势情况

提到发展集体经济生态农业的好,村民李春水迫不及待地把记者请到自家西红柿大棚内参观。“我是2017年买上的小汽车,靠着这几个大棚,一年净利润8、9万元不成问题!”此前,因种植技术不足,市场销路不畅等难题,李春水家的3个大棚仅仅能维持基本生计。面对这种普遍情况,刘付书记带领村两委多次到沈阳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进行考察、寻找商机,使全村大棚实现统一品种、统一包装、统一销售,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左右,真正意义上帮助村民实现了脱贫。

解决了生产问题,生活层面的精神追求和生活品质的氛围打造成了村“两委”成员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打造美丽乡村,党员干部齐上阵,宣传动员各家各户“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破墙透绿、依山就势补绿”。2022年,全村绿化面积达4500多平方米,共栽植金叶榆、黑花秋、富贵王子等品种树木300余棵,栽种鲜花三万八千株,设计“口袋公园”2个,打造美丽示范户25户,围挡垃圾分类圾场1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颜值”进一步提升。

积极动员、广泛参与,抓实乡村治理“着力点”

乡村的事说到底还是老百姓自己的事,需要的是老百姓广泛参与、共治共建,乡村治理才能有效推进。

王大娘在村史馆里拿着过去洗衣服用的敲锤,向记者示范着她当年的使用方式,带着笑容感慨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罗家屯村主打“孝”字品牌,积极践行“两邻”理念,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为本村66周岁以上老人举办生日宴。刚在村部过完68岁生日的王大娘向记者讲述着她的暖心生日会:“党支部这些年轻人给我买了蛋糕,还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邀请邻居一起来给我庆祝。我还给在外面打工的女儿发去了视频呢,女儿很感动也很安心,非常感谢村部给我们这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帮助和温暖。”充满感动与关爱的互动,营造出罗家屯村欢乐、喜庆、文明、和谐的生活氛围,乡村文明建设蔚然成风,成为周边十里八乡竞相模仿的优秀楷模。

村史馆里的荣誉墙

为了加大自治的宣传力度,增强村民的主体意识,党支部开展“向身边榜样学习”系列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学习宣传,积极创建“最美家庭”“绿色家庭”“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激发起群众自治活力。多年来,罗家屯村屡次获得“美丽示范村”“百强先进村”“领航示范村”等荣誉。

供罗家屯村村民娱乐休闲的民族团结广场,远处是举办文艺演出的乡村大舞台

乡村治理促振兴,党建引领才是“根”和“魂”。乡村治理是着力点、乡村振兴是目标,体现了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必然要求和生动实践。“村级治理是一门复杂的课程,也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务,而关键就在于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刘书记说,当前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可大家思想不能松懈,既要完成好脱贫任务,更要为罗家屯村实现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未来,罗家屯村将坚持党建引领,巩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扩大村集体合作社经营范围,努力为集体谋收入、为百姓服好务、为乡村谋发展。

沈阳网、沈报全媒体记者 葛鑫 文/摄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