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文:小王书记的“三字诀”,让咱村“后进”变“后劲”

来源:沈阳网 2022-12-09 15:46:03

“通过我村合作社1年的高效运营,今年咱村集体经济终于有了收益。”苏家屯区林盛街道北乱木屯村党总支书记李兴龙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高兴地宣布这个好消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现在村里党支部有活力、党员有积极性、基础设施变好了,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小王书记是分不开的。”村治保主任吴保国说。

村民们口中的“小王书记”是市委巡察办选派到北乱木屯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王绅。

一年前,王绅刚到村时,北乱木屯村因集体经济收入低、基础设施差等因素,成了远近闻名的“后进村”。

王绅经过近1个月的深入调研,发现村里整体呈现出“村民富、集体穷”的现象,经与村党支部成员、村民代表反复论证,深入结合村里实际,通过1年的努力,北乱木屯村探索出了乡村振兴发展“三字诀”——“融”“聚”“读”,实现了由“后进村”到“后劲村”的蝶变。

“融”出党建新活力

为了建强党建、激发活力,他和村党支部着力推进“两个融合”。

图(中间)为王绅正在带领村“两委”成员翻修村委会

“自建与共建”融合。他先是多方筹措了经费20余万元,对村委会大院、村部和党员活动室进行了翻修,为党员活动提供了优质场所,“家”的感觉油然而生。同时,在制度化落实“三会一课”的基础上,积极协调区文化馆等单位,在“七一”“十一”“元旦”等重要时间节点,以文化汇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到村里与村民们开展共建活动,极大激发了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

图(中间)为王绅正在北乱木屯村主持庆“十一”文艺汇演

“党日与助农”融合。以每月党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帮农、助农、抚农活动,为独居老人买药,帮助残障村民秋收,义务美化村庄……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在全村形成了“党员带头做奉献、邻里和谐一家亲”的良好风尚,百姓的获得感、党员的使命感有效增强。北乱木屯村先后获得苏家屯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最美志愿村”荣誉称号。

“聚”出发展新思路

如何既能帮助农产品销售量价齐升,又能给村集体带来利益呢?王绅认为,唯有抱团发展才是出路。党组织要牵头,村委会要带头,最关键是要让农户尝到甜头。

图(右一)为王绅正在与村民了解水稻产量情况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王绅带领村“两委”班子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咨询政策、研究项目、寻找销路……经过40余天的连轴工作,北乱木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于2021年11月2日正式成立。拉动了全村300多户村民入股,村民由“散”到“聚”,合力抱团发展经济。

“听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合作社是咋回事?”“不管咋回事,听小王书记的,准没错。”村民纷纷议论。

图为王绅正在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配送农产品

在王绅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与10余家机关单位和超市达成了供货协议,确保了产品销路畅通。1年来,北乱木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外销大米、蔬菜等农作物近30万元,助力北乱木屯村党总支成功蹚出了一条不依靠土地发包、不依赖上级拨款的前提下,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与村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得到了市、区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北乱木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被苏家屯区评为唯一一家“区级示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读”出民生新期盼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多次出现。在王绅眼里,这是我们党真挚的为民情怀。结合驻村工作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民服务办实事”深深地刻在了王绅心中。

工作中,王绅时常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民意,用小本记录下群众心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民生诉求工作台账,并采取“逐项销号”的工作方式,逐一回应解决民生之盼。

图(中间)为王绅与农户交谈了解民情民意

根据民生所需,他对接农业部门斥资100余万元修缮坑洼路面,解决出行难题;他协调交通部门在十字路口安装20多面广角镜,降低安全隐患;他联系城建部门修建垃圾池,改善居住环境;他协调文体部门更新健身器材修建文化舞台,改善公共设施;他联系爱心企业与困难群众建设长期帮扶机制、为学校捐赠教学用具……

图(左三)为王绅正在参加企业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爱心捐赠仪式

路平了、环境美了、困难群众有保障了,老百姓感激地说:“感谢上级给俺们派来了好书记!”

图为修建后的板油路

北乱木屯村在王绅的带领下,支部建设、民生改善、集体经济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后进”的标签一去不复返,如今,正以充满“后劲”的昂扬姿态,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沈阳网、沈报全媒体记者 贺昊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