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报资讯】以我涓滴之力 守护城市健康
市民在延安里社区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张文魁摄
(相关资料图)
新一轮疫情防控以来,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民警、志愿者……再一次奋战一线,听呼声、访需求,不断提出解决防疫关切事的新思路新办法。
有爱有序有担当
严防疫情
他们温情守护
苏家屯区白清姚千街道全体工作人员闻令而动、众志成城,用真情书写着一个个暖心故事,传递着身边的温暖与力量。
在姚千社区,有这样一支抗疫队伍,成员不仅有冲在一线的小区网格长,也有接到动员令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的党员干部,更有主动报名的志愿者;他们既是防疫政策的“宣传员”,也是阻击疫情的“守门员”。“身为社区党委书记、小区网格长,面对疫情就应该冲在前面,决不能后退。”社区党委书记崔丽霞始终冲锋在前,开展信息登记、宣传引导、派送生活物资、维护秩序等各项工作。面对居民的焦虑和不解,她耐心解释,给百姓吃下“定心丸”“安心剂”,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坚力量。
“我来报到,请分配任务!”康家山村党员李景文奔赴防控一线,就地转为志愿者,成为“守护人”。李景文每天早早上岗,开始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在核酸检测采样点,他认真引导排队等待的居民,并不断提醒大家保持好间隔距离。遇到不理解的村民,他耐心沟通解释。李景文还把爱人吴秀静和女儿李如月也拉入志愿者队伍中,一家三口的志愿服务得到村民们的肯定和认可。
老党员秦家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终站在最前沿,排查重点地区来返沈人员,解答相关政策,做好精准防控。电话中,秦家凡一遍又一遍地对排查及报备的群众说:“我是您‘五包一’的联络员,请每天测量体温报到群里,有任何需要都可以联系我,不要担心……”简单的话语,无数次地重复。她说重复就是力量,人人都要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出一分力。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莉
“温暖牌”核酸采样流动车开到楼栋口
11月27日,沈城出现降雪天气,气温下降。铁西区启工街道启明社区一单元居民下楼做核酸检测采样时发现,一辆核酸采样流动车停泊在楼栋口。“这可挺好,下楼就做,做完就回家。”居民们连连称赞。
据介绍,“居民不动,采样车动”是启工街道推出的移动便民式核酸采样新服务。核酸采样流动车依托车辆身形小、通过性强等特点,可迅速调度至户外流动采样,便利性和机动性大大增强。同时减少人群聚集,防止交叉感染,高效率实现核酸检测采样,“即采即走、应检尽检”。
“前几天,我们是在临时棚里完成的采样任务,半小时下来手就冻僵了。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任务也挺繁重的,在车里工作我们身上暖和,手上的操作也更灵活。”核酸检测采样人员说。
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便民速度就是便民温度。铁西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代表所在企业,主动支援轻客车作为核酸采样流动车,助力疫情防控。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叶青
风雨中的采样点,就是我们的“战场”
沈阳市骨科医院近50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队伍,支援着沈城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11月28日,在风雨中,记者采访了这些可敬的“大白”。他们说:“采样点位就是我们的‘战场’,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疫情赶快结束!”
清晨,沈城的街路沉浸在尚未消散的夜色中,沈阳市骨科医院骨伤一病房护士长柴艳华已经收拾妥当,奔赴医院。这一天,她将带队赶赴皇姑区银亿社区执行核酸检测采样任务。
又是一个寒冷的风雨天。“最近采样数量大,每次做完手部消毒后,手就像包裹了一层冰。”柴艳华说。
作为采样队伍的负责人,柴艳华每天都要提前到达医院。“最忙乱的就是跟各个点位沟通,而且速度要快,根据点位不同,调整到达时间。有些点位早上6点就得赶到,我们4点多就得往医院赶,集合、准备,然后从医院出发,保证提前到达点位。”柴艳华说。
为了保证空气流通,核酸检测采样点设在一个大厅的门口。当天下着雨,北风一直在吹,采样一个小时后,柴艳华和同事的手就已经冻得不行。柴艳华偶尔把手伸向身侧的“小太阳”取暖器上烤一烤。
“虽然三面通风,可也幸亏有这个‘小太阳’。”柴艳华说。面对困难,柴艳华和同事们总是苦中作乐,暖和一会,又立即开始工作。
“最近采样任务重,尤其这几天,每天都是一千多人次。我每天晚上确定点位后还要和社区沟通,通知到每个参与采样的同事。”柴艳华说。
记者了解到,此次沈阳市骨科医院参与核酸检测采样的医务人员总计近500人,每天有150人奔赴不同区域进行采样。“我们是医务工作者,也是沈阳市民,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期盼疫情早日结束,希望我们的大沈阳越来越好!”柴艳华说。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尚志文
他们有最美的“情侣装”
有一种浪漫,是战“疫”路上的相互陪伴;有一种牵挂,是工作之余的互道平安;有一种幸福,是擦肩而过的相视一笑……
王博和李佳员分别是沈河区疾控中心的医生和护士,都是共青团员。2020年年初,他们因为共同的使命来到疫情防控一线,相遇、相知并携手相爱。如今,身上的防护服成为他们心中最美的“情侣装”。
在新一轮疫情防控工作中,王博作为一名团员青年,积极向身边党员看齐,再次主动请缨到防疫一线去。目前,他承担着疫情防控消杀工作,需要24小时在岗待命,一有通知就立即到定点医院、机场等地进行消杀。同时,他还参与疑似和确诊病例的流调工作,并撰写流调报告。今年4月,王博和同事们一起去丹东支援。在丹东工作期间,作为流调队伍的一员,他没日没夜地与电脑、电话为伴。
目前,李佳员正负责样品采集、安全转运等工作。每天,她都会在核酸检测采样点位,对风险人群以及来自重点地区、境外的返沈人员进行采样。
由于工作和疫情形势不断变化,王博和李佳员将举办婚礼的日期一推再推。王博深感委屈了李佳员,李佳员却主动开解王博:“现在疫情防控工作这么关键,婚礼晚点办也没关系。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张晶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