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消息!梁达明:做“时光”的见证者

来源:沈阳网 2022-11-04 05:56:37

2013年的沈阳北站广场改建工地。


(资料图片)

2022年的沈阳北站广场。

▲1995年的跨浑河青年大街桥。

▶2018年的跨浑河青年大街桥。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报道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钟俊东/文徐小凌/视频

在长达40余年的摄影生涯中,他在人像摄影领域里取得了傲人的成绩。1992年当选中国首届十大青年摄影家;1993年入选首届中国人像摄影十杰;曾先后获得第三、四、六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项“金像奖”提名,并于2007年斩获“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他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手拿相机走遍沈阳大街小巷,是沈阳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他是自由摄影家,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用镜头赞美祖国万里山河。他就是我国著名摄影家梁达明。

“这是我2013年拍摄的沈阳北站广场改建工地,如今它早已完工。每天不知有多少人从这里进入到沈阳,它已然成为了沈阳的一张名片。”10月21日,指着沈阳北站新旧对比的一组照片,梁达明感叹。

梁达明,1960年出生在沈阳,因为父亲是摄影家,他从小与摄影结缘。从1981年开始,他在生生照相馆工作,闲暇之余穿梭在沈阳的大街小巷,用照片述说着城市故事。到2000年企业转制,他彻底离开了照相馆,转型拍摄纪实、风光等题材,真正开始了创作之旅。凭借这一门手艺,他一边创作、一边生活,成为了一名自由摄影家。

“从人民中走出来,终究要回到人民中去。”这是梁达明长久以来的理想与坚持。他聚焦百姓日常生活、记录城市一砖一瓦,用近千张照片创作出《我和我的城市——沈阳》摄影作品,描绘出家乡近40年的发展变迁。

在他看来,沈阳的变化太大了!作品展现出的不仅是城市面貌的变化,更多是人精神层面的变化,是城市发展带给人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口袋公园随处可见,市民过上了更高品质的生活,人们的脸上更充满了幸福感。

目前,“魅力沈阳”城市建设摄影大赛正在进行,借此机会,梁达明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作为摄影师,要用相机表达思想,对什么题材有感觉,就要去创作,去坚持。现在摄影十分普及,手机随拍就是在记录,有些东西会消失,新的东西会出现,靠照片能产生对比,带给人们乐趣和回忆。”

梁达明建议:“优秀的作品应能触动读者,激发读者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家乡的热爱、对沈阳的向往之情。艺术价值主要是靠作者对艺术的呈现、靠作者对艺术的认知、靠作品传递出的思想与感情来体现。以生活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一个点、关注这一点的变化,这样,作品不仅仅是照片,还将成为城市历史的一部分。”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