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大振兴”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
□刘慧扬
多年来,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大孤柳村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为目标,探索出在党建引领下,以能人促改革、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模式,走出了一条让大孤柳村的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发展之路,谱写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强化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
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至关重要。为不断深入完善推进“组织共建、管理共治、利益共享”的“村企合作”新格局,大孤柳村将网格管理体系落到实处,让组织生活会不流于形式。在网格化管理方面,大孤柳村建立了“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把党组织建在卡口上、网格上、产业链上,使党组织覆盖到村建设的各个领域,不留盲区和空白点。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精细化,基层党组织在“三美”建设、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特色文化助力文化振兴
近年来,大孤柳村致力于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将传统水稻种植与锡伯族文化相结合,打造了“锡伯故里寻农画”这一美丽的“童话世界”,并充分利用人流量大、环境美等优势,在村里的锡伯学堂挂牌成立了沈北新区第一个乡村振兴研学基地,学堂以“一粒米的故事”,讲述着锡伯族在万里戍边征途中创造的奇迹,展现着“稻梦小镇”项目在沈北新区乡村振兴道路中的示范作用。
一二三产融合拉动产业振兴
“稻梦空间”已经全国闻名,目前,大孤柳村正以品牌打造为核心,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以旅游带农业、促加工,以绿色种植促差异化发展。村集体谋划成立“一厂三坊”(爆米花厂、酸菜坊、豆腐坊、榨油坊),产品将在“稻梦小镇”售卖;开辟闲置庭院种植黄豆,为油坊提供原料;成立了电商基地,为“稻梦空间”的农产品销往全国提供有力支撑。
蓄积治村能人推动人才振兴
大孤柳村将村集体壮大、农民增收作为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了能人治村的治理模式。从企业家中引进能人张爱忠,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在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村产业发展中,重点推动民宿、文旅、特色种植养殖等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如今,村“两委”班子成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与日俱增,老百姓的幸福感也日渐提高。
打造观光农业实现生态振兴
大孤柳村以“稻梦空间”旅游观光为主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人流量大等特点,以宅基地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以企带村、村企合作”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全面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我“造血”功能和村级组织整体实力。依托“稻梦空间”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租赁农民宅基地,再以合作社名义打包转租给企业;由企业改建、翻建原有住宅房屋,使其达到经营民宿的标准。大孤柳村以“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商则商”为基本原则,充分利用村里现有的自然资源,探索出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作者单位:沈阳市委党校)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