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快灵”立法回应民生关切!《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条例》5月起实施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2022-04-21 17:06:55

5 年出救里程 1.6 亿多公里,救治 495.92 万人次,3 分钟出车率 92.88%…… 这是江苏 " 十三五 " 期间院前急救事业的 " 生命 " 数据。

△ 座谈会现场 曹伟 摄

4 月 21 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座谈会。《条例》将于 5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会上,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表示,将对标《条例》完善配套政策,全力推进急救站(点)建设,加强急救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急救行为,加强急救信息化平台建设。

" 小快灵 " 立法,将加快制定配套措施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承担着患者院前急救转送、突发事件和各类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以及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等任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还承担了新冠病毒感染者、疑似感染者、发热患者等转运任务,为疫情防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仲梓在讲话中指出," 小切口 "" 小快灵 " 是这次立法的一大特色。《条例》不设章节,全文仅 18 条,文字精炼、言简意赅,但内涵丰富、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总结了全省多年来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实践经验,是立法解决民生实际问题的一次有益探索。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许仲梓表示,虽然《条例》条文不多,但每一条内容都很丰富,而且专业性较强。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与《条例》相配套的制度或实施细则,细化有关规定,使之更加具体可操作。比如,《条例》规定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省卫生健康部门制定、公布的急救站(点)设置和配置标准,建设急救站(点)。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兰青表示:" 省卫健委将把《条例》明确的制定公布急救站(点)设置和配置标准、制定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准则和质量控制规范、设置省急救中心、建立省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平台及统一技术标准等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抓紧出台相关措施。"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加快制定完善配套措施。

加快建立省急救中心和全省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平台

《条例》对急救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应当按照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准则和质量控制规范,提供急救服务。

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夏海鸣表示,接下来要对标找差,落实重点。依托南京市急救中心建成省急救中心,在省卫健委领导下履行全省院前医疗急救业务指导、质量控制、能力培训、信息平台管理和重大突发事件指挥调度等职责。二是在市财政等相关部门及各区的支持下,全力推进急救站(点)建设。

" 无锡将加快推进全市一体两翼现代化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无锡市政府副市长秦咏薪表示,无锡始终坚持改革创新,"5G 院前院内高速通道(胸痛中心)建设项目 " 被国家工信部评为 5G+ 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

如皋市 120 急救指挥中心主任冒拥军表示,将加强急救智慧系统建设。加快应用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 借助 5G 移动通讯等技术,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和车内急救过程,实现病员生命体征数据向接诊医院实时传输。"

强化部门联动,提高急救急诊交接效率

院前医疗急救事业是民生事业,是涉及多部门的系统性工程。如皋将持续加大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与 110、119、122 等公共服务平台的联动机制,切实提高反应能力,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淮安是一个涉农地区多、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城市,‘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新建 50 个标准化院前急救站点。" 淮安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冬兰表示,淮安还将不断提高院前急救速度,升级院前急救装备,推进院前院内一体化建设。" 积极建设移动医疗系统,致力于对接患者的病情信息、医院急诊信息,提高急救急诊交接效率。聚焦实现救治一体化、信息互联通、交接无缝隙,助力‘胸痛’‘卒中’等五大急症救治中心建设运行。"

在推动配置 AD 自动体外除颤仪方面,无锡表示,已经配置了 200 台,未来 3 年中将配置新增 1000 台,推动急救事业发展。

补齐院前医疗急救从业人员,实行同岗同酬

"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加强高素质院前医疗急救人才队伍建设。" 兰青说。

《条例》明确,每辆救护车应当配备至少一名急救医师、一名急救护士和一至二名急救辅助人员。" 按要求,南京至少需要配备 930-1240 名随车急救人员。从数量上看,目前南京有 812 名随车急救人员,总缺口 118-428 名;从质量上看,专职人员中仅有急救医师 84 人、急救护士 86 人、急救辅助人员 340 人,网络分站专职医护人员占比低,专业能力不强,下一步将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夏海鸣表示。

南京将落实政府建设急救站(点)和加强急救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主体责任,合理配置急救医师、急救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实行同岗同酬。人社部门会同财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健全完善急救从业人员薪酬待遇、职称晋升等激励保障机制。无锡将增加人员编制,优化薪酬体系,强化人才领域保障运行经费投入,明确责任分工,制定改革落实的时间表,不断提高院衔医疗急救服务能力与功能。

" 淮安将争取各级政府部门支持,壮大急救队伍,做好急救人员薪酬待遇、职称晋升等工作,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稳定团结的急救队伍。" 周冬兰说。

关键词: 院前急救 从业人员 质量控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