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者”心理服务平台专家为“神兽”家长消痛点
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很多低年级学生家长遇到了烦心事儿:孩子上课不认真、缺少运动、情绪焦躁、电子产品不离手……面对着这些痛点,指尖沈阳、沈阳晚报“听雨者”心理服务平台专家、沈阳市安宁医院黄传浩医生(心理学硕士、国家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给出了贴心实用的建议。
问题一:孩子上网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有时还会发呆。
专家支招:首先,家长应该认识到上网课和在学校上课的状态是有区别的,所以家长不能认为孩子在家上网课的状态不好,就代表在学校上课的状态也不好。其次,上网课期间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在学校上课时的环境状态。居家上网课时,家长总想看看孩子是否溜号,一会儿送杯水,一会儿送点儿水果,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感到紧张,更容易分散注意力。当然,也不能把孩子单独留在屋里。下课后,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检验孩子的上课效果。三是在孩子上网课时,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在一旁看电视、刷抖音、玩游戏,这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不平衡。建议家长在孩子学习期间,自己也能安静地看看书、学习一些新技能等,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问题二:不让孩子上网,网课没法上;上网后,孩子的注意力又会被短视频吸引。
专家支招:首先家长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就是网络不是“洪水猛兽”。上网课只是网络功能的一部分,家长每天也会上网,不能因噎废食。但前提是,要了解孩子使用网络到底要做什么。其次在上网问题上,家长可以和孩子像两个成年人那样去“谈判”,定好规则,比如每天什么时间上网、可以上多久,达成共识并以文字的形式形成合同,双方签字生效。这样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大人了,有自控力了,有能力遵守规则。三是培养孩子更广泛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放下手机后依然可以找到感兴趣的事情,这也需要家长拿出更多时间来陪伴孩子。
问题三:孩子比较好动,有时候在屋里玩耍又担心打扰到邻居。
专家支招:这个年龄段(小学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是正常的,但前提是不要影响到别人。应该想办法降低运动噪音,比如垫上瑜伽垫、穿上松软的鞋等,尽量避开邻居的休息时间。此外,要培养孩子一些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比如可以陪孩子做手工、下棋,或者让孩子一起做家务等,这样也可以让孩子“静下来”。
问题四:一直居家上网课,开学后怕孩子变懒散、学习态度不积极。
专家支招:孩子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居家学习,相当于放了一个寒暑假。这种长假综合征之后,返校后的状态一定会有起伏,如果家长能认识到这一点,焦虑感就会降低,这样可以更好地和孩子相处。
这段时间,家长要尽量让孩子在家上网课的作息时间与在学校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保证居家期间上网课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为孩子返校后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打好基础。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刘东
关键词: 心理服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