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迸发经济活力——一本产权证见证了康平营商大环境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来栖。”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活动以来,康平县委、县政府迅速行动,充分结合康平实际,围绕确定的12个重点突破方向,第一时间明确了“康平化”的任务清单,在全县范围各条战线形成了勇当先锋、创新突破的浓厚氛围。图片近日,康平提出“十破十立”以思想“破冰”引领振兴发展。在营商环境建设上率先实现了突破,打破常规采取创新路径为沈阳富莱碳纤维项目成功办理了不动产证,在康平营商环境“四我”精神的基础上,再次开启了助企纾困的“康平模式”。图片
坚持“店小二”理念精准纾困助企开“良方”
康平县坚持“店小二”理念对待到康平投资、旅游、发展的人,当成最尊贵的客人,做到眼亮、心明、腿勤、嘴甜、服务好,把康平营商环境打造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沈阳富莱碳纤维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16日入驻康平,同年9月25日通过竞拍获得原破产企业沈阳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及构筑物所有权。某新材料公司已经破产多年,当时地上建筑的验收手续没能如期办结,导致地上建筑物及构筑物未取得不动产权证,导致现在富莱公司历时14个月仍无法按正常审批流程办理不动产产权证。
该企业因计划上市发展亟需大量资金,却因无固定资产可抵押,不能获取银行贷款,企业的融资渠道遇到了极大阻碍。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康平县委县政府通过“十破十立”,进一步撬动了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中的桎梏,于是,一场“融冰”行动开始了:
聚合力
营商环境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工作,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求,要千方百计在“老问题”和“新目标”之间打通路径,尽快为企业办理不动产产权证,要求各部门之间主动做“辅助线”,为企业“搭桥”服务。
敢担当
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破“闭门造车”老窠臼,立“一线现场”新气象。县政府主管领导多次深入企业,与企业一道重新细致梳理,考虑到重新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会对企业上市造成不利影响的实际情况,改变原工作路径,帮助企业解决上市培育和发展资金需求问题。
善作为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康平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详细调研富莱公司的实际情况,经过研究讨论,一致认为现有的资料要件名称无论是“中恒公司”还是“富莱公司”均应该被认作为有效资料,缺失的部分,聘请第三方评估单位做安全结构鉴定,以第三方检验为准,作为资料要件补充材料,具有同样的合法性,突破条条框框,特事特办。在消防和竣工备案等审批环节的办理工作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办理,走进企业进行上门指导服务,在办理的过程中采用了“容缺办理+企业承诺制”相结合的方式,由企业出具承诺,聘请有资质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消防设计标准施工,为企业办理相关验收手续,通过消防验收。
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通过集体决策的方式,为企业捋顺相关手续。解决了存在原盘活破产企业的个别资料要件遗失不全;超过办理时限;原有产权人姓名不符;因原厂房建筑时间较早,原企业建筑未作验收,中途国家消防验收标准发生变化,消防验收不合格等问题。协助富莱公司在短时间内办理完结审批手续。最终企业于2022年1月21日提前4个月取得了不动产产权证,为企业上市培育和融资抢出了最关键的四个月宝贵时间。
加速度
企业足不出户,实现了不动产产权证办理。
富莱碳纤维董事长张永福的感悟是:康平县委县政府时时、处处站在企业角度考虑,聚焦简化程序、办事方便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表共享”,让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了企业实实在在的投资优势。张永福感叹道:“在康平没有互相推诿,没有互相指责,只有互相揽活,主动出手,大胆揽责。这种环境是我们投资人最为看重的,也是未来康平能够吸引更多更大的投资商的支撑和法宝。”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任重而道远
如今的康平,良好的营商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磁吸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域内外投资者来康投资兴业。2月10日,在全市今年首批大项目集中签约暨开工活动上,康平县签约项目25个,投资总额227.42亿元。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新时代、新征程,康平县委、县政府将继续以“争、拼、抢”激情和“行、成、能”决心,打破常规、大胆创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的内涵。持续深化“4+2”营商服务理念,县委、县政府也将继续本着全心全意为服务企业的高度,以更加创新的思维认真梳理并积极为开发区40余家因各种原因造成无法办理产权手续的企业寻求解决路径,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营商环境建设和区域产业发展的新突破,以良好的营商环境涵养东北振兴发展。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