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耀沈北
近日,中宣部公布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沈阳市沈北新区小红星志愿服务总队被评为优秀团队。沈北新区小红星志愿服务总队组建于2020年,工作中,他们秉承“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系建设,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工作。仅2021年,就开展志愿服务2100多次,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帮助基层群众解决难题3000多个。
聚焦群众需求夯实“三下乡”基础
沈北新区小红星志愿服务总队聚焦群众需求,围绕“群众在哪里,服务到那里”,打造4+5+N阵地链,纵向连接所站点,横向联系党政群,构建中心、所、站、点四级文明实践阵地,整合各部门资源,形成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普服务、健身体育五大平台,形成四级五平台阵地链,把“三下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热炕头。
围绕“群众需要谁,谁就去服务”,打造1+10+N组织链。全区成立1个总队,下设10个街道志愿服务支队,120个社区志愿服务中队和772个志愿服务小队,志愿者注册人数48190人,其中党员志愿者14432人,在职党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注册已达96.1%,基层群众注册已达到常住人口的13.8%。服务队建有理论宣讲类、文化文艺类、助学支教类、医疗健身类、科普类、法律类、环保类、扶贫类等8大类志愿服务组织,形成强大的“三下乡”志愿服务合力。
围绕“群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服务”,打造8+N项目链。多年来,志愿服务队以志愿服务精准、可持续为目标,以志愿服务项目化、链条化为切入点,已培育出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服务质量高的“三下乡”志愿服务项目,形成“讲、教、帮、护、美、科、康、乐”8大类、54中类、243小项的文明实践活动项目链。通过群众“点”出需求,志愿服务队伍“亮”出服务,培育出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服务质量高的“三下乡”志愿服务项目。
“红星”闪耀打造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沈北新区小红星志愿服务总队自成立之日起,就突出“小红星”志愿服务形象,设计制作了帽子、服装、袖标等“小红星”统一标识。一名名志愿者就像一颗颗小红星,闪耀在沈北新区,服务在群众身边。
总队以“周末有约”为主题,开展特色“三下乡”服务市集。区级每月一次、街道每半月一次、社区每周一次开展常态化服务市集活动,对接群众需求,形成纵向区、街、社区三个层面服务和横向城乡互助的常态志愿服务,目前此项活动已惠及群众2.3万余人次。
针对群众的就业、就医、上学、农产品销售、技能提升等需求,开展扶贫类“三下乡”活动。设置“致富帮帮团”“稻田里的文明实践”“就业帮”“第一书记助农集市”“学习助力团”等项目链,由企业家、致富能人、驻村第一书记等带头人对项目进行认领。目前,已带动546名农民致富、解决1341名群众就业、帮助100名困难学生进行特长培训、助力37个社区销售农产品0.85万公斤。
总队每年还组织一届“你好,新时代——沈北新区邻居节”,以社区和居民楼宇庭院为基础,开展10大项、43小项、500多场邻里互动活动。目前,共计10万多名群众参加,守望相助的邻里文化正在形成。
近年来,沈北小红星志愿服务总队依托网络智能云平台,创新实现了志愿服务群众点单,小红星志愿服务总队组单,志愿小队接单等全流程、全周期线上智能管理,群众用手机就能在线上自主选择服务,即使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区依然“处处有文明实践、时时有红星闪耀”。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吕良德
关键词:
相关新闻